在国内工业制造领域经历了智能制造与AI 1.0阶段的洗礼后,不少企业已完成了多个场景的智能化升级,大模型的到来,正在为这个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12月20日,在企业自主申报和专业编辑提名的基础上,经过材料梳理遴选和多轮调研评审,备受业界关注的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在2023年工业互联网金紫竹峰会(第三届)上正式揭晓。
备受关注的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发布。
目前,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超过40万家,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其中存在着大量的场景和业务痛点。工业制造领域应用潜力巨大,以AI大模型为技术底座,将能够打造出产业大脑、工业数字孪生等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等未来工业场景成熟落地。
2023年以来,大模型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为鼓励工业互联网企业推出各种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大模型,“工业互联网世界”&《通信产业报》全媒体编辑部启动了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产业调研,旨在促进和推动中国工业大模型产业的发展。
为更真实反应大模型能力,本次测评采用多维度、多视角的综合性评审体系,由模型通用能力、计算参数、市场商用能力等三个维度组成,三个维度下设十个细分二级指标,分别是理解能力、生成能力、逻辑能力、学习能力、计算能力、参数量、市场需求性与引领性、面向场景的针对性与适应性、应用落地与商用、发展前景等。
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产业调研工作开展以来,相关产业链企业积极参与,基于企业自主申报材料、产业调研了解、专家评审等方式,通过多轮数据汇总、统计、筛选、讨论、评审等调研环节,最终评出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
综观入围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的企业,大模型企业在技术实力上呈现出百家争鸣态势,不同企业在产品特点和优势上各有千秋。但企业则均以解决特定垂直领域问题为目的,聚焦于产品开发,在通用大模型基础上训练行业专用模型,重点开始放在垂直领域的细分行业大模型上,具备较高的领域专业性和实用性,更好地满足特定行业的需求。
当前,中国大量的企业已经在尝试部署大模型和生成式AI,而在诸多参与者中,涵盖了能源、电力、化工、汽车、制造等细分行业的工业领域。相关数据预测,2026年我国工业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超过5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达116%。
工业大模型是工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工具,羚羊工业大模型是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的通用能力为核心技术底座,结合工业场景实际需求打造的、专门面向工业领域的大模型,可以从海量数据和大规模知识中持续进化,实现从提出、规划到解决问题的全流程闭环。卡奥斯COSMOPlat自主研发的“轻量级”工业大模型COSMO-GPT,融合深度的工业知识与行业Know-How,是一款更懂工业的大模型。在工业研发设计领域,中工互联的智工多模态工业大模型可以辅助产品研发和设计,可以用于分析产品的性能数据、识别产品设计图纸缺陷,进行产品的优化设计。
2023年度工业大模型先锋榜Top20评审体系由模型通用能力、计算参数、市场商用能力等三个维度组成,包括十个细分二级指标。
虽然不少业内人士都看好大模型与工业互联网的结合,但值得注意的是,大模型与工业的结合,仍然存在成本、人才、数据,以及大模型技术本身这几方面的难点。目前,大模型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仍停留在简单的自然语言交互方面,尚未下沉到专用的场景中,距离真正落地还需一段时间。此外,除了一些跑在前头的先锋企业,工业制造板块毕竟还是一个比较传统的领域,行业里的企业普遍对新技术应用更谨慎,大模型投入产出比不明显,大部分仍然还处在观望状态。因此,大模型落地工业,要比落地消费端困难和复杂得多。
随着各家大厂与科技公司在大模型落地工业上的持续推进和探索,不少行业内企业已经开始梳理各种可能引入大模型能力的场景。毋庸置疑,“大模型+工业”应用前景广阔,工业领域的应用场景将进一步打开,大模型技术通过快速学习行业知识,为原来分散的工业场景提供一个非常高效且节约成本的综合解决方案,工业大模型一定是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新趋势和新模式。
作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年度风向标活动和跨年思享会,2023年工业互联网金紫竹峰会(第三届)紧扣“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速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主基调,以“工联百业数转万企”为主题,邀请众多行业专家和产业领袖到场分享,输出最前瞻的专家观点、最权威的产业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聚焦热点、关注痛点,共同把握2024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风向、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