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因 客
来源:DoNews
5月30日,Mobvoi Inc.(下称“出门问问”)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作为头顶谷歌投资光环的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此次上市热度颇高。
人工智能方兴未艾,随着ChatGPT大火,赛道深度与广度再度拓宽,无法想象的使用场景对应着无数潜力巨大的商机。而从招股书来看,出门问问的主业围绕B端与C端,以提供AI配音助手、AI写作助手、AI数字人、AI语音交互解决方案以及智能客户服务解决方案等AI软件解决方案为核心,同时也拥有AI智能手表、AI智能跑步机等智能硬件设备。从这一点来看,出门问问上市,得到市场关注理所应当。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初创科技企业往往需要在打响名头的同时,面临盈利的困扰。从财报数据来看,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出门问问的营收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及5.00亿元,毛利分别为7967.2万元、1.49亿元及3.36亿元,2020年及2021年经调整后净亏损为1.57亿元、7343.9万元,2022年扭亏为盈,录得经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并没有显示出强劲的商业变现能力。
不过,既然选择上市,这也是大多数初创企业朝思暮想的节点性里程碑,发展顺利,实现自身造血功能。不被市场认可,可能也就离淘汰的命运不远了。不管怎么说,出门问问此次赴港,也是对多年创业的一个交代,实乃求仁得仁。
01 上市时机成熟,还是要蹭这波风口
从数据来看,出门问问上市时机似乎成熟,毕竟2022年实现盈利是个颇为引人注目的标志。但是,这其中也有着些许魔法。
2020年至2022年三年间,出门问问的营收分别为2.65亿元、3.98亿元及5.00亿元,毛利分别为7967.2万元、1.49亿元及3.36亿元,2020年及2021年经调整后净亏损为1.57亿元、7343.9万元,2022年扭亏为盈,录得经调整后净利润1.09亿元。
但是,2022年1.09亿的利润,是在排除优先股账面价值变动等干扰因素之外的数据,如果不排除,出门问问将亏损6.7亿元——是近三年亏损最多的年份。
那为什么出门问问还是要略显匆忙的开启上市之旅呢?恐怕原因很简单:终于等到了风口。
据媒体报道,早在2017年,出门问问就曾表示计划两年内寻求IPO,而2018年11月接受采访时,该公司又抛出计划在2019年底或2020年上半年考虑上市的言论。但是,从那往后的4年时间,出门问问上市的消息突然消失了起来。
而在同期,出门问问需要的资金量却成倍增加。2017年曝出上市消息时,出门问问就完成了六轮融资,红杉资本、真格基金、SIG海纳亚洲、圆美光电、歌尔声学、Google、大众汽车集团等名头响亮的机构公司都在融资名单上,融资额更是高达2.55亿美元。而在2019年,出门问问更曝出上市科创板之前即将获得融资,在筹集1亿美元之后,瞬间推高其市值,达到10亿美元水平。
屡屡融资虽然可以显示出门问问被市场看好的潜质,但没有造血机制的弊端也让其需要频繁接触机构,尤其是没有上市成功的背景下,无法经济独立的窘境让出门问问长期分心与资本运作。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维持热度又面临泡沫的风险下,整个行业都亟需证明自己,而随着ChatGPT一再更新迭代,给人们的冲击力持续增加,直接推高了行业规模。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全球AI市场的规模由2018年的713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1997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4%,预计2027年将达到5624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3.0%。
而与ChatGPT紧密相关的AIGC,也随着市场火热具备了成为细分赛道的潜质,在这种情况下,专注于 AIGC 技术的出门问问,显然是风口之下的最好标的。
据资料显示,早在 2020 年,其已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随后于 2023 年升级为「序列猴子」,自 2020 年以来,已为全球超过 1,000 万用户提供服务,涵盖内容创作者、企业及消费者。在内容创作者相关场景下,致力于通过 AI 配音助手「魔音工坊」及其海外版「DupDub」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质量的 AI 配音解决方案。截至同日,公司自 2020 年以来在全球吸引超过 600 万名 AIGC 解决方案累计注册用户。
如果出门问问的描述没有水分,这份与AIGC强耦合的业务显然是其紧锣密鼓上市的底气。当然,实事求是来看,出门问问确实也在紧追风口,更有推高估值之嫌。不过,市场向来是数据说话,接下来就要看出门问问的商业模式是否禁得住考验了。
02 ToB还是ToC?这是个问题
据出门问问财报显示,公司业务面向三大场景:创作者场景、企业场景、消费者场景,而对应的产品自然也就分为三大类:AICG解决方案、企业解决方案、AIoT解决方案。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一个问题:出门问问,到底是做B端还是C端的生意?
在C端,出门问问的业务历史可以追溯到2015年。当年6月,出门问问发布了第一款软硬结合的中国智能手表TicWatch,一年后,第二代智能手表TicWatch 2发布。随后陆续推出了出门问问手机App、AI智能手表TicWatch系列、AI真无线智能耳机TicPods系列、智能后视镜TicMirror、智能音箱TicKasa系列等人工智能软硬结合产品。
据消息显示,出门问问曾表示,兴奋地看到AI行业的爆发,所探索的方向为“软硬结合”、“AI+可穿戴”。实际上,AIoT也确实支撑了出门问问的营收。2020年、2021年,AIoT贡献了2.2亿元、3.4亿元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3%、85%。智能硬件加上软件配套,成为出门问问纵横AI赛道的杀手锏。
由此看,To C显然是出门问问业务的重要方向。但是,作为初创科技企业,找到方向本就不易,后来又为什么放弃垂直了呢?
2018年,该公司开启了ToC和ToB双轮驱动的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化战略,成为AI可穿戴全球品牌;打造了线上线下一体的新零售战略。
也就是说,从这时起,To B也成了出门问问一个业务选项,而且还是可以与传统To C并驾齐驱的方向。2020年,出门问问的AI企业解决方案收入为4478万元,2021年为5270万元,但在2022年,却突然大增至2.63亿元,后劲明显。
当然,To B业务让出门问问欲罢不能的,还是其超高的毛利率。据数据显示,2020年其毛利率为30%,2021年为37.5%,而到了2022年直接飙升到了67.2%。
但是,在To B业务飙升的背景下,出门问问也必须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产品优势明显,而下游行业需求旺盛。
在2022年的2.63亿To B收入中,主要客户贡献了主要业绩,其中汽车、金融、物联网、医疗等领域是主力军。据财报显示,自2020年以来,预装其车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的汽车超过200万辆。其中出门问问与最大客户汽车附属公司A处产生的收入为2.13亿元,占到年度总收入的42.06%,而2020年至2022年,出门问问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分别为22.4%、37.0%及62.8%,客户集中的效应与风险都非常明显。
作为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出门问问的打法主要是研发以通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底层技术,然后基于技术底座推出解决方案。而这样的打法显然会出现一个问题:哪里钱多就去哪里,并没有固定的领域。
所以,对于人力、物力、财力并不完善的出门问问来说,ToB还是ToC,并不只是挣钱多少的问题。
03 AIGC,能不能形成气候?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公司,AIGC的业务是当前必不可少的业务布局。
据财报显示,出门问问描述自身能力时,使用了“亚洲为数不多的具有建立通用大模型能力的AI公司之一”这样的定位,据了解,2020年出门问问开发出通用大模型UCLAI,在今年正式升级为“序列猴子”,作为AIGC的切入点,在市场中呼风唤雨。
不过,就算出门问问是“中国营收最高的专注于AIGC技术的AI公司”,但也掩盖不了AIGC业务处于初期发展的事实。据数据显示,2022年出门问问营收5亿元当中,AIGC解决方案仅占3986万元,不及十分之一。
而市场追捧的,则是出门问问AIGC中文语境当中的稀缺性。据财报显示,出门问问主打的AI作画、AI写诗、AI作文等形式,都是业内追捧的内容,自然少不了热度。另外,虽然AIGC内容在2022年只贡献了3986万元,但相比于2020年的49.6万元和2021年的682万元,也已经呈现出超高速增长的势头,某种意义上讲,追捧出门问问也是在押注AIGC大爆发的行业前景。
根据灼识咨询的测算,2022年中国AIGC市场规模为4亿元。如此计算,出门问问在2022年占据10%的市场份额。灼识咨询预计,中国AIGC市场2027年将达到32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36.3%。
而作为个体对比,国内资本市场中共有5只“AIGC”概念股的近三年扣非净利增长率超10%,这5家公司分别为网达软件、新国都、数字政通、拓尔思、易点天下,其中新国都披露了2022年业绩快报,公司在2022年实现净利润2.97亿元,同比增长47.8%,数字政通、拓尔思、易点天下2022年三季报分别实现净利润1.78亿元、1.04亿元、26.1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5.34%、4.49%、26.17%。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冲刺港股的出门问问来说,无论自身技术水平怎么样,在目前这个阶段,只要能上市成功,其实只是股价上涨多少的问题了。
想要发展的更迅速,
AIGC这个赛道,出门问问必须要站稳脚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