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清元宇宙
6月2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求加快推动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全球机器人产业高地。
自此,北京成为继沪深之后,国内第三个发布机器人行动方案的地区。
事实上,在本轮机器人政策热潮之前,我国国产机器人行业便已出现了一些优秀的应用范例,人形机器人也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出现。
例如,在“风从丽水来”第二届丽水市文化创意展上,作为黄帝文化数字化应用成果之一的机器人“仙仙”。她能如数家珍般地介绍仙都景点、缙云美食、黄帝文化,并和参观者们积极互动,让人感受到了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魅力,也提升了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
也有一些IP机器人,例如用于口腔科普的机器人“牙牙”。凭借可爱的形象加强了口腔知识的普及,也增强了品牌联想,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好感度。
不过和以往借机器人打造IP,用于提升企业形象的用途不同,本次密集出台的各项政策,更为强调机器人的服务功能和产业布局,旨在全面规划机器人产业布局,打造一个完整的机器人产业链,将机器人应用到社会的各行各业当中。
在北京市印发的《行动方案》中,提到了几个重要的发展目标。按《行动方案》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将培育100种高技术高附加值机器人产品、100种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应用场景,万人机器人拥有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市机器人核心产业收入达到300亿元以上,打造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机器人产业集群。
01、聚焦发展机器人“1+4产品体系”
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是当下一大热点。此前,马斯克就认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或将远超智能汽车行业。他认为,现在是推进研发人形机器人的绝佳时机。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北京市将采取“公司+联盟”模式,由骨干企业牵头,联合国内外优势创新资源,成立北京市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并组建产业联盟。
此外,在医疗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特种工作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等领域,北京市政府也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医疗健康机器人领域,将全面提升手术机器人全流程手术辅助能力,加大临床应用推广力度;协作机器人领域,集中突破整机轻量化、视觉增强、力感知、柔顺控制、自学习等关键技术,提升整机荷载能力,发展自适应协作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领域,将推动消防机器人、安防与救援机器人、电力机器人、核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成熟产品的示范应用;物流机器人领域,主要提升导航和运行精度,推动智能仓储物流机器人迭代升级,开发重载移动机器人,优化物流机器人应用环境。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表示,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会在未来的医疗、教育和其他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项技术将会帮助我们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并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北京市提出发展“1+4”产业体系,在推动机器人工业化、商业化的同时,也使得机器人应用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的融合更为紧密,智能化服务正在逐渐成为现实。
02、稳固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全面实施“机器人+”应用示范
聚焦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是建设创新型机器人产业高地的重要环节。《行动方案》指出,要增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等基础支撑能力,推动机器人产业稳链、补链和强链。
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统筹推进机器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在机器人云—边—端融合、力觉传感、人工肌肉、电子皮肤等技术为代表的基础通用技术、人机协作技术、软件基础技术以及融合复用技术方面,加大创新突破力度。
机器人产业链涵盖了机器人的设计、制造、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在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的同时,机器人产业链的发展也在推动相关科技的创新和相关产业的升级,使得社会的智能化、自动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此外,《行动方案》还提出,要实施百种应用场景示范工程,开展一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其主要提到三方面的应用示范,即“机器人+”体验模式、“机器人+”定制模式、“机器人+”推广模式和“机器人+”体验模式。
“机器人+”体验模式面向医疗健康、智慧养老、安全应急等场景需求,支持用户联合企业建设“机器人+”应用体验中心;“机器人+”定制模式聚焦制造、商贸物流、农业等特定场景需求,支持用户与企业组建应用创新联合体,通过“揭榜挂帅”、首购订购等方式,研制面向典型应用场景的创新产品、系统解决方案,实施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机器人+”推广模式主要负责整合机器人企业、用户、行业组织等多方资源,促进机器人应用在医疗健康、制造、应急等领域落地。
机器人应用示范的目的是让人们更直观地了解机器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提高人们对机器人的接受度和使用率。与此同时,通过机器人应用示范,也可以发现机器人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的技术研发和产品优化提供参考。
03、具身智能——AI的下一个浪潮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发布的《行动方案》中,7次提及人形机器人,9次提及人工智能或人工智能大模型。
早在5月的ITFWorld2023半导体大会上,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就表示,AI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而人形机器人是“具身智能”的理想载体,它能够像人一样交互感知环境、自主决策。
在GPT、大模型之战打得火热之际,各大AI公司便已开始规划人形机器人的行业布局。早在3月28日,OpenAI领投挪威机器人制造商1X Technologies A2轮投资,以创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机器人;特斯拉2023股东大会上,Optimus人形机器人展示了捡起物品、环境发现和记忆等功能,取得了全方位的提升,AI能力大幅提升;6月,谷歌旗下AI团队DeepMind展示了用于机器人的AI智能体RoboCat。
据麦肯锡报告,到2030年,全球约有4亿个工作岗位将被自动化机器人取代,按20%渗透率和15-20万人形机器人单价来测算,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可达到12-16万亿元。而我国的机器人市场消费潜力巨大,根据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到2024年,国内机器人有望达251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机器人参与社会生产服务已成定局,而规划机器人产业布局、建立与完善本土机器人生产成了抢占先机的重要举措。
目前,随着AI技术的深度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正在迎来“从0至1”的重要投资机遇,有望开拓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医疗、教育、家庭服务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为人类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
不过,当下的机器人行业领域面临的困境与困难众多,例如创新需要大量研发投入和试错成本,机器人应用场景拓展极为困难,社会认可度和需求度不高等。要想构建完整的机器人产业生态,形成集聚效应和良性循环,政府如何在政策上给予更大力度的支持和扶持成了破局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