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到底是个啥?为啥这么多人疯魔?

文 | 二毛
编辑 | 美龄
元宇宙让人疯狂!
现是10月29日,扎克伯格宣布把自己赖以成名的Facebook公司,改名为“Meta”(意为元宇宙的元)。市值突破万亿美元的大公司,全球最大的社交平台,说改就改,也是real有魄力了。
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表示,“下一个平台将更加身临其境,这是一个实体化的互联网,你不仅可以看到它,还可以在其中体验。我们称之为Metaverse,元宇宙,它将触及我们构建的每一个产品。”
而且他对于元宇宙也是势在必得:Meta的计划是未来10年,让元宇宙覆盖10亿人,实现千亿美元的数字化的经济规模。“我们正处于互联网下一章的开端,这也是我们公司的下一章。”
11月2日, 一年一度的 Ignite 大会上,一直对“元宇宙”概念多有批判的微软宣布计划将旗下Microsoft Teams变成“元宇宙”,将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结合在一起。
微软第一款元宇宙产品就是具有数字化身功能的Microsoft Teams聊天和会议程序版本,目前正在测试中,将于2022年上半年推出,用户将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共享Office文件和功能,比如PowerPoint面板。未来,Xbox游戏平台也将加入到元宇宙中。
微软杀入元宇宙的消息,市场很快就有了对应的回应:第二天微软股价攀升1.14%,每股报价333.13美元,公司市值突破2.5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全球上市公司市值一哥!
在看看国内,今年,腾讯、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入元宇宙这个赛道。网易、莉莉丝、米哈游等公司也都有跟元宇宙相关的布局。
那么,元宇宙到底是个啥?为啥让市场疯狂,凭啥让大佬“内卷”?
元宇宙的概念最早来自于科幻作家史蒂文森在1992年写的小说《雪崩》。
在小说中,他构建了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但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空间,在这个在线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通过创造的虚拟人物像在现实中一样生活。
因为技术没有跟上想象的步伐,这部小说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像现在这样的热议浪潮。
就如1989年冈岛二人所写的小说《克莱因壶》就已经构建出了虚拟现实游戏体验装置,而直到30多年之后才逐渐实现。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看似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开始逐步突破,“元宇宙”也同样如是。
不过有意思的是,虽然“元宇宙”的概念轰轰烈烈,但当前科技界对元宇宙并无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
不过科幻电影《头号玩家》《失控玩家》《西部世界》已经为我们构筑了一部分类似于元宇宙的科幻感十足的虚拟世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元宇宙更像是全真互联网,是如今互联网生活的全新的、可沉浸的版本。
元宇宙之所以突如其来的火爆,原因有两个:

一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构建虚拟宇宙提供了技术之称:比如:5G为元宇宙提供了通信基础;云计算为元宇宙提供了算力基础;脑机接口、VR/AR等为元宇宙提供真实的沉浸感;人工智能为元宇宙提供内容生成逻辑……
二是,因疫情等原因,大家在虚拟空间停留的时间变得更长了,也因此有了更进一步的尝试。
比如,2020年美国著名歌手Travis Scott在游戏《堡垒之夜》中举办了一场“ASTRONOMICAL”虚拟演唱会,1230万人参加这次虚拟演唱会,刷新了《堡垒之夜》这个游戏同时在线人数的历史记录;
再比如,2020年,有国际学术会议曾在任天堂的《动物森友会》上举行研讨会,以虚拟形象发言。
3月,元宇宙第一股Roblox在美国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超过 380 亿美金。
Roblox在招股书中对元宇宙八大基本特征做了详细描述:身份、朋友、沉浸感、低延迟、多元化、随地、经济系统、文明。
从这不难看出,元宇宙就是基于扩展现实技术提供沉浸式体验,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在经济系统、社交系统、身份系统上密切融合,形成独立的社会规则和经济体系。
元宇宙将带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深度融合,能够产生的新型虚实相融的互联网应用和社会形态,算是人类数字生存空间从二维向三维的进化,但元宇宙并不能全然替代现实中的生活。
如今关于元宇宙的热度,多多少少有点像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炒互联网的概念。但互联网真正的广泛应用,是在世纪之初的前几年。
当年炒作互联网概念,各方也是频繁押注看好,积累了巨大的泡沫,2000年互联网泡沫彻底破灭,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年的历史最高点5048一路跌到2002年的1114,整个股市市值蒸发了三分之二。
不少明星公司市值断崖式下跌甚至关门歇业,一大批程序员失业转行,只有不到一半的互联网公司苟延残喘活到了2004年,才逐渐迎来了转机。
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如今元宇宙概念的泛滥况,与当年炒作互联网何其相似?沾一点点边的股票都要想方设法贴上“元宇宙”的标签。
更不提越来越多的公司在想方设法要与“元宇宙”打上一点边,基本上可以算是,万物皆可“元宇宙”。
无论如何,元宇宙还是一个尚未成型的新兴事物,各大巨头用“元宇宙”所描绘了各种美轮美奂的科技童话,但元宇宙最终的形态会是什么样,我们谁也无从得知,甚至可能和如今的预测相去甚远。
由于过于火爆,元宇宙目前存在概念泛化、炒作问题,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人说它是炒作,也有人说它是风口;有人说它是泡沫,也有人说它是互联网的下一代。
准确来说,现在关于元宇宙的一切还都处于很早期的阶段,如果很心急想进入元宇宙的话,做梦可能是个不错的选择。
遥远未来的元宇宙,还是要关心的。当然,更多需要关心的,还是自己的小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