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是技术吗(元宇宙 是艺术还是技术)

元宇宙是技术吗(元宇宙 是艺术还是技术)

元宇宙,是艺术还是技术?

元宇宙是技术吗(元宇宙 是艺术还是技术)

中信出版元宇宙虚拟形象IP设计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为了鼓励更多小伙伴参与本次大赛,为Z时代年轻群体搭建他们理想中的元宇宙平台,我们特别走进高校校园,和同学们一起探讨出版行业元宇宙的未来,以及对代表文化知识输出的虚拟形象IP的想象。

中信出版元宇宙虚拟形象IP设计大赛上线后,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同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三位评委老师,通过他们各自的作品结合大赛的宗旨和主题,在网络课堂上对同学们进行了内容分享和讲解,并鼓励大家表达对“出版行业未来”的认知,积极参与大赛的作品征集。

网络课堂大赛内容宣讲

下面,就让阿信带大家去这三所国内高校蹭蹭课,看看三位评委老师是怎样用他们的作品带我们走进元宇宙未来的吧!

评委老师:费俊

费俊,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博士生导师,某集体ART+TECH创始人、创意总监。

他以艺术家、设计师和教育者的多重身份从事艺术与科技研究、教育与实践,他的艺术实践主要关注由虚拟和实体场域共同构建的混合场域叙事。

费俊老师一直尝试强化艺术与科技的连接,寻找我们所处环境新的艺术可能性,用科技的方式传递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使我们可以在现实空间触摸虚拟世界,感知元宇宙。

下面,就来看看费老师的作品吧:

《幻境2099》——派对式戏剧

《移植:有趣的世界》—— 《有趣的世界》装置一延伸项目

费俊老师的最新作品《移植:有趣的世界》项目将数字虚拟世界、展厅空间、再到美术馆外部场地进行融合。

这样的方式可以带领观众进入非日常的数字场景里,让艺术以虚实共生的方式降落到我们的身边!

《移植:有趣的世界》以混合现实手段连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打破展览空间壁垒:观众可以通过现场iPad设备,对准展厅任意地点,捕获隐藏在空间里的小物件,如小黄鸭、骰子、小星球等小模型,拍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寻找有趣的世界。

MR混合现实交互作品——《移植:有趣的世界》

透过屏幕,可以看到这些小模型环绕漂浮在美术馆内部和外部,吸引观众跨越虚实空间,成为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阿信听课小笔记:艺术创作与元宇宙

新的科技手段有助于帮助艺术家寻找更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加强艺术创作的体验性,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在元宇宙时代,创新性的艺术主要强调作品的开放性和参与性,注重增强观众的沉浸式体验,将观众置于作品创作的核心位置,与作者共同创建作品。

观众不再只是观者,而是艺术的参与者和创作者。

评委老师:金云水

金云水,同济大学媒体实验与实践教学中心副主任、动画专业讲师,致力于三维动画与数字娱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严肃游戏(面向博物馆与教育)以及三维可视化领域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屡获国内外大奖,并发表了数十篇论文与著作。

来自同济大学的金云水老师则一直聚焦于沉浸式媒体、无边界艺术、AR(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方面的的研究,借助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注重用户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交互的流畅感。

说到金老师的作品,阿信敢打包票,那可比干逛博物馆好玩、又比手机游戏更能学到东西:

《七狸山塘》——增强现实游戏

《问道》——AR交互性小游戏

2021年,由上海震旦博物馆专家指导,金老师带领学生团队为博物馆研发交互App,利用AR技术,吸引观众站在文物前,举起手机,把古典文化“玩儿”起来。

其中《问道》,是一款根据佛教八相成道的故事和博物馆展品制作的具有AR交互性的小程序,用游戏情节了解文物的背景故事。

《问道》——AR交互性小游戏

元宇宙是技术吗(元宇宙 是艺术还是技术)

它既是一副长卷动画,可以从浏览动画之中了解文化故事,同时又可以利用AR手段在游戏中搜集文物道具,扫描后进行文物交互,了解文物信息,完成解密小游戏。

阿信听课小笔记:增强现实与出版

增强现实技术和沉浸式媒介可以把复杂的知识体系有趣地呈现出来。不仅是上文提到的小游戏,出版领域的AR和VR出版物也融合了视觉和内容体验。

当我们翻开一本书时就像进入一所博物馆一样,边参观边学习。这种变革将大幅节省家长的精力和时间,爸爸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啦!”

属于中信出版的“XR数字融合出版项目也将在元宇宙世界与读者见面,共同探索文化的无限可能性。

评委老师:艾胜英

艾胜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动画系主任。

艾胜英老师在教学方面注重数字技术的提升和应用以及中国动画产业的影视化。他认为,中国动漫或动画创作的主题、价值观和人物关系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汲取养分。

而中国传媒大学便紧跟元宇宙发展,在百度希壤平台打造中国首个开放于元宇宙平台的“虚拟中传校园”,并举办了第十六届“Aniwow!”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

虚拟中传校园

虚拟中传校园借助街景地图、三维重建等虚拟制作技术,生动再现了校园建筑物和公共设施,营造出校园真实的温暖感。

疫情期间,部分中传学生不能回到学校生活,他们可以通过vr设备或移动端、pc端,在网络课堂继续学习。而中传毕业生们同样也很怀念校园生活,也可以在平台以虚拟身份游览中传校园,回到课堂、宿舍,重拾校园情感记忆。

基于虚拟中传校园的开放,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第十六届“Aniwow!”中国(北京)国际大学生动画节也在百度希壤平台建立分会场,迎接世界范围内的动画与数字艺术的从业者、爱好者来到虚拟中传校园参加比赛,互相交流。

动画节颁奖礼网络视频直播

阿信听课小笔记:虚拟空间与元宇宙

随着元宇宙的发展,我们的文化场景将会被不断拓宽。

元宇宙技术的应用不只可以被用来呈现内容,更是属于未来的多元活动社交场景,帮我们呈现更多的情感记忆。

可以说,不仅是游戏的玩家,大众在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未来,都会看到元宇宙世界在现实生活中逐一展开。

最后,大家看了三位评委老师在专业领域的作品和创作理念,是不是对进入元宇宙跃跃欲试?

那中信出版元宇宙虚拟形象IP设计大赛就等你们来投稿啦!

元宇宙是技术吗(元宇宙 是艺术还是技术)
小庄 小庄
0
0
发布评论
后可评论
0/1000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来抢沙发

猜你喜欢 换一批
数据加载中,请稍候...